为落实大学英语教育与时俱进,发出时代之声,培养时代新人,加强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推进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公共英语教研中心课程思政骨干团队于2023年10月及11月举行了两次教学公开课,吸引了广大教师前往观摩、学习和研讨。
首先是10月26日王荃老师开设的大学英语(2)“第三单元(The Road to Success)”公开课,授课对象为2023级提高班学生。王荃老师运用SPICM 的教学模式(即Student-centered,Project-oriented,Integrated-skill training focused,Cultural competence cultivation based)对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课前任务设置,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及团队的听说任务。课堂上以屠呦呦相关视频以及中国古谚语、寓言故事为切入点,阐释困境与梦想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入对课文标题的具体内涵的阐释,帮助同学们掌握文章主旨。最后以“中国科学家的精神”这一视频为底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英文小传的写作任务。在授课的同时,王荃老师融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具体的文本语境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并以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学习如何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勇于承担国家与社会赋予中国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11月16日,邬晓丽老师开设了交互实用英语“第七单元(Educaiton)”公开课,授课对象为2023级卓越班学生。基于产出导向法,邬晓丽老师首先让学生展示了课前布置的任务,即1分钟脱稿演讲:独自学习还是互动学习、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影响。老师就语音呈现、内容结构及逻辑、遣词造句三个维度给出详细点评及建议,以此引出本次课的主题“教育的真谛”。课文的讲解侧重三方面:段落在全文中的语篇功效;段落内部的结构、展开手法以及遣词造句。整堂课,老师以面授和网络手段双线并进,利用网络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教学,积极互动。同时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从思政角度启发探讨教育的终极目标:如何成为独立、高效的社会一员,最大化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即从精力管理、时间管理开始。
两次公开课后,教师们进行了研讨,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大家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历史与现代相结合、输入与输出相结合以及学与评相结合这5个方面给予了两位老师极大的肯定。老师们恰到好处地起到了引导者、启发者的作用,学生参与性强,真正发生了学习;线上线下教学完美结合,教师以思辨性的问题贯穿整个教学,主线清晰,学生学有所获;思政进课堂落到实处,学生人格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熟练运用英语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