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2022科技翻译与传播高端论坛暨首届‘沪江杯’科技翻译大赛颁奖典礼”

发布者:李敏敏发布时间:2022-10-24浏览次数:829

1022日,“2022科技翻译与传播高端论坛暨首届沪江杯科技翻译大赛颁奖典礼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共有150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本次活动由我校、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以及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主办,外语学院承办,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翻译》编辑部以及《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

我校副校长蔡永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叶青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蔡永莲指出,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心怀“国之大者”,着眼大局、展望未来,面向世界、把握大势,从战略高度和国际视野来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科研,促进科技与翻译、传播的交叉融合,助力科技文化走出去,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外语学院正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在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和科技传播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叶青从出版工作角度出发,强调了翻译和科技翻译对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构建体现中国理念的话语体系,提升我们的政治话语权,营造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准确自信地传播中国声音。


(蔡永莲致辞)


  

(叶青致辞)

论坛上,结合当今国情与科技翻译及翻译专业的发展现状,围绕如何提高翻译能力助力国际传播、科技对外翻译的课程思政目标与路径、翻译的方向性与中国对外翻译、高层科技翻译人才培养等热门话题,黄友义、祝朝伟、吴贇、党争胜、张爱玲、胡开宝、张法连、赵军峰等国内八位著名翻译研究专家做了主旨发言。上海大学翻译研究与出版中心主任赵彦春、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翻译系主任陶友兰、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一丹、我校外语学院副院长韩戈玲和张乐、MTI教育中心主任王勇、副主任王婀娜和杨本明担任主持。

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教授以“提高翻译能力,助力国际传播”为题,用生动的翻译实例说明了翻译能力、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关系到我国国际传播效果的实现。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祝朝伟教授以“赓续教育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翻译专业思政教育的目标与路径”为题,围绕该校翻译专业建设,探讨了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以及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教授以“翻译方向性与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的当下思考”为题,在剖析翻译方向性概念与实践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当下对外翻译研究的旨归与内涵。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教授以“对高层次科技翻译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为题,指出高校应重视学生的专业外语文献阅读教育,加强对科技翻译难点的教学与研究,突出特色求发展,不断提升科技翻译人才培养质量。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教授以“探讨产学研融通视域下的翻译专业学位教育”为题,从机器翻译对翻译考试以及翻译实践的影响讨论翻译专业在当今高校的设置与定位,提出开展产学研融通的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新思路。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中的中国科技形象”为题,阐述了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数据库综合平台为依托,通过分析指定的高频词和关键词研究得出其英译本中塑造的中国科技形象。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张法连教授以“提高国家法律翻译能力的对策思考”为题,用鲜活的法律翻译案例探讨了提高国家法律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高端法律翻译人才的紧迫性。最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教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术语的翻译策略:立格与传意”为题,探讨了我国对外法治宣传的现状以及加强对外法治宣传的途径,为本次论坛主旨报告画上了圆满句号。论坛最后,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秘书长、外语学院院长刘芹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表示此次论坛助力了翻译领域学者的激荡思维,加深了翻译教学同行之间的互学互鉴,对把握新时代我国翻译学科研究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打造相关学术研究新高度颇有裨益。

(学术论坛专家发言)

 学术论坛结束后,首届沪江杯科技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拉开了帷幕。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本次科技翻译大赛由我校、上海市教委外国留学生世语实践基地、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主办,外语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承办,吸引了来自486家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约8000名选手参加,凸显了青年学子对从事科技翻译工作的强烈兴趣。大赛评审委员会组织130位专家进行了初评、复评和总评三轮匿名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12人、二等奖32人、三等奖196人。我校各个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61名同学获奖,为所有参赛院校中获奖人数之最,其中外语学院2021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俞璐获得英译中组一等奖。另外,顾嘉怡、刘亚兰获英语组二等奖,顾雪莹、马伊莎、唐怡菲、吴雨娴、朱明媚、畅瑞丹、许南雪获英语组三等奖;唐哲豪、姚文艳获日语组三等奖;徐小红获德语组二等奖,方路佳、沈语桐获德语组三等奖。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外语学院院长刘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营销中心副主任徐君,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斌,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井为获得三等奖的学生代表颁奖。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秘书长翁国强,大赛特邀专家上海大学翻译研究与出版中心主任赵彦春,大赛组委会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潘智丹和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玉双为获得二等奖的学生代表颁奖。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大连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杨俊峰和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为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代表颁奖。

 

(线下参会专家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来自新疆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大学和我校的六位一等奖获奖学生发表感言。俞璐同学表示,与其他翻译比赛不同,沪江杯科技翻译大赛提供的原文文本科技含量更高、学术性更强,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术语、模型及算法,需要参赛选手参考相关文献和资料才能确定最终译文,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她在翻译科技文本的同时也学习了科技文化,提升了科技传播能力和素养。

(一等奖获奖学生代表发表感言)

在颁奖典礼上,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成员、联合国语言人才培训体系专家委员会专家、大连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杨俊峰,外交部翻译室原主任徐亚男,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范大祺,扬州大学原副校长俞洪亮发表了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谭晶华,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魏育青,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荣誉院长柴明熲和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左飚进行了特邀发言。杨俊峰教授指出沪江杯科技翻译大赛适应翻译学科发展和科技知识传播的要求,对加强国内科技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新时代培养和发现科技翻译人才做出了应有贡献。徐亚男主任结合自己多年的外交翻译工作经历指出了翻译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对本次大赛创办出发点给予高度评价。范大祺主任从翻译与对外话语传播角度出发,指出准确的科技翻译,以及翻译的不断进步对我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俞洪亮教授从翻译人才的转型与培养角度指出要强化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推动学科交叉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谭晶华教授充分肯定了我校和外语学院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强调了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相辅相成,对翻译领域具有很大影响。魏育青教授指出我校外语学院科技外语,尤其是科技德语,历史悠久,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柴明熲教授提出为适应当今科技发展速度,翻译人才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并在未来有显著的翻译产量提升。左飚教授从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两方面解读了文化传播的条件与使命,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的命题,而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的使命。

(特邀嘉宾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1022日恰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在二十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在翻译领域的育人育才应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响应了翻译学科发展与科技知识传播的要求,对国内科技翻译能力的提升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做出了卓越贡献。专家、学者和师生线上与线下齐相聚,是翻译界的一次盛会,也向全国兄弟高校展示了我校外语学院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人才培养的成果。

(学术论坛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颁奖典礼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颁奖典礼线上嘉宾与获奖学生代表合影)

(外语学院参会师生代表合影)